梳理根源三大逻辑的对比

举报
码乐 发表于 2024/05/24 08:04:59 2024/05/24
【摘要】 1 简介编程逻辑可以归类于科学逻辑,起源对应于古希腊三段式。这里简单对比3个古老的逻辑体系 佛家(古印度)因明逻辑,希腊三段式,墨辩的结构。各位看官 姑且勉强 一看。墨辩逻辑学的特长,在发明原理和法则,若论到方式,不如西洋和印度的精密,但是相同之处也很多。 2 因明论理(逻辑)的方式印度的“因明”是用宗因喻 三支组织而成。外 延 内 ...

1 简介

编程逻辑可以归类于科学逻辑,起源对应于古希腊三段式。

这里简单对比3个古老的逻辑体系 佛家(古印度)因明逻辑,希腊三段式,墨辩的结构。

各位看官 姑且勉强 一看。

墨辩逻辑学的特长,在发明原理和法则,若论到方式,不如西洋和印度的精密,但是相同之处也很多。

2 因明论理(逻辑)的方式

印度的“因明”是用宗因喻 三支组织而成。

外       延                    内         包
	   墨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墨子
	   中国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人
	   人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人类
	   动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动物


	   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无常者 
	 所以知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作者
         眼,耳,鼻                    声     宗 
         舌,身,意

先看佛学:因明学逻辑

同喻 若是所作, 见彼无常。
异喻 若是其常, 见非所作。

宗 — 声, 无常

因 — 何以故? 所作故。

喻 — 凡所作皆无常,例如,瓶

墨经引说 就经,便得三支,形式如下

--- “知,材也”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# 材料,工具
	因 --- 何以故? 
                “所以知” 故
	喻 --- 凡材皆可用知,若目。
                 比如眼睛,就是人体器官,材料,工具。

这条是宗在经,因喻在说。 《经上》,经说上,多半是这个形式。

《经下》,《经说下》,则往往宗因在经,喻在说。 如:

--- 损而不害
	因 --- 说在余
	喻 --- 若饱者去余,若疟病之于疟也

墨经使用这两个形式最多,与因明 三支极其类似。 最关键的是 因,因就是 以说出故 的 “故”。

3 希腊三段式

西方逻辑,也是三支,合大前提,小前提,结论三者而成。

大前提 --- 凡人必有死。
	小前提 --- 墨子是人
	结论 --- 所以墨子必死。

墨辩中也有这个形式的,例如下篇有一条:

大前提 --- 假必非也而后假 
		小前提 --- 狗假虎也
		结论 --- 狗,非虎也
  • 条件累计

三段论可以 累积条件变成 五六段, 一个大前提,一个结论,中间无数小前提,层次累积如下:

---必死者---
 |---- |
 | -墨子-  |
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墨经又说:

非诽者 悖, 说在弗非。
		非,非之,诽也。
		非诽,不可诽也。
		不可诽也,是不可非也。

演绎出来,以下各条:

一: 弗非者悖。    
		二: 何以故? 无是非之心故。
		三: 有非者则吾从而非之,是诽也。
		四: 非诽者,谓不可诽人也。
		五: 谓不可诽人,则是虽有非亦不可非也。
		六: 然则非诽是教人无是非之心,故悖。

4 综合对比

这样的条例虽然很多,使用三段论可以驾驭 墨子全书,大多这样的论事符时进行,比如天志篇三个例子,分别对应三个逻辑结构:

  • 1 对应 希腊亚里士多德三段式
一: 大前提  --- 天下有义则生,无义则死;有义则富,无义则贫;有义则治,无义则乱。
    小前提   --- 然则天欲其生而恶其死,欲其富而恶其贫,欲其治而恶其乱。
     结论   --- 此我所知天之欲义而恶不义也。
  • 2 对应墨辩结构
二: 名  --- 义必从贵者知者出
         辞  --- 天为知为贵而已
         说    ---  然则义果自天出矣。
  • 3 对应因明逻辑
三: 宗     --- 天意,兼爱之,不希望大国之攻小国,大家之乱小家...---  然则何以知天爱天下人民百姓? ... 以其兼而有之。
   喻     --- 且夫天之有天下也,无以异乎诸侯之有四境之内也。
         	   今诸侯有四境之内,怎么能希望臣民之相为不利? 所以天之有天下,无以异此。

5 小结

墨经的论理方式严密而且规范,但是古文对于现代人而言有一定门槛,容易误解。

即使近代大家也不得不借助前人的解读才能努力后理解。

但是最后我们看到,墨经到处都是这样的条理的论式方式,都是建设在严密的逻辑之中。

【版权声明】本文为华为云社区用户原创内容,转载时必须标注文章的来源(华为云社区)、文章链接、文章作者等基本信息, 否则作者和本社区有权追究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本社区中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社区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,举报邮箱: cloudbbs@huaweicloud.com
  • 点赞
  • 收藏
  • 关注作者

评论(0

0/1000
抱歉,系统识别当前为高风险访问,暂不支持该操作

全部回复

上滑加载中

设置昵称

在此一键设置昵称,即可参与社区互动!

*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,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。

*长度不超过10个汉字或20个英文字符,设置后3个月内不可修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