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件摩尔定律背后的几个常识(下)
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偏差和损耗
有段时间“高中生编码”的说法甚嚣尘上。单纯从写代码的要求看,高中生也未必是不行,但有两个前提:
1、 前端的需求分析、架构设计和模块设计都是正确的,不需要返工,否则要等几个月甚至大半年,从后端发现问题再去修正,成本就高了;
2、 从分析、设计到编码,每个环节的信息传递都没有偏差和损耗。
可以说,这两点都不符合软件的生产客观规律。前端的分析和设计一定会存在错误,不同环节人和人之间信息的传递,一定会有偏差和损耗。全功能团队,就是减少这个偏差和损耗。
全功能团队有两层含义:
1、 可以做到独立交付,问题快速闭环,充分发挥团队的选择权(人、架构甚至编程语言等)和创造力;
2、 原有的角色分工,SE负责设计,MDE/SWE负责编码,TE负责测试。分工细化有利于专业化运作,各领域深耕。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扯皮、交接损耗,前期埋下的问题也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。全功能团队打破这个分工,SE 负责价值分析和架构设计,特性模块级设计、编码、功能级验证都由MDE/SWE完成,TE 负责面向商用场景和客户的系统级验证。特性端到端负责,减少不同环节之间信息传递的损耗和偏差,减少浪费。
全功能团队的前提是特性解耦,不但是开发态的解耦,而且是运行态的解耦,解耦减少开发团队之间的等待和依赖。角色分工优化是减少开发团队内部的等待和依赖,还减少开发人员之间信息传递的偏差和损耗。全功能团队E2E 地负责需求分析、设计、开发、测试、交付,在全功能团队之外,还可以有个集中的架构师团队(AM),负责核心架构、运维框架、安全框架、分布式仓库等公共设计的编码,看护好全系统。
如果说服务化开发模式是从横向减少了开发者之间的依赖,那么全功能团队就是从纵向减少SE、开发、测试之间相互传递的依赖。早期推行全功能团队,困难重重。因为在传统敏捷开发模式下,难以做到运行态解耦,每个开发团队都要集成整个版本后才能验证自己的特性,从某种程度上是降低了效率。服务化开发模式,让开发团队的验证范围聚焦在自己负责的特性,极大降低了集成和验证的工作量,释放了真正的全功能团队的生产力。
减少对开发人员的干扰,让开发人员聚焦在编码
分时多任务并行处理是软件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革命,但对于软件开发人员来说,多任务并行处理不是一件好事。微软曾针对“工作打断”做过调查,一个人平均每小时有4次被中断,就会产生厌恶情绪,当中断超过3-5分钟后,需要花费23分钟把注意力重新调整已经分配好的任务上来。
为什么有那么多被中断?主要是几个原因:
1、 由于特性和架构的不解耦,开发人员在周边的协作、支撑和扯皮工作占比非常高。有统计说开发人员只有30%的时间在编码,70%的时间在忙于扯淡。电话、邮件、eSpace、线上会议等的便捷也让“中断”更加随意和低成本,但结果却是高成本;
2、 开发过程流的信息不自动,不透明,获取不方便,PL项目管理靠“肩挑手扛”,耗时耗力,在事务管理上的投入过多。PL 不编码,同时对员工的干扰也增加;
3、 精兵滥用。精兵因为优秀,处理各种事务都比较擅长,经常被滥用。各种攻关、定位、扯皮的事情占据了大部分时间,而让精兵真正投入特性开发的时间反而很少。
为减少被中断,架构上解耦是根本,但在解耦的过程中,有些管理手段也可以使用。比如:
1、 设置静默时间。静默时间内,UnPlug,不处理电话、邮件、eSpace、线上会议,不干扰开发人员,让开发人员每天3-5小时集中的核心编码时间;
2、 建立项目团队精益看板,实现团队所有任务的可视化管理、流动性管理、并拉动式开发。这样在计划制定时,不必是传统的任务分配式计划制定,而是根据价值优先进行拉动式开发;在项目任务跟踪管理时,也不必是传统的“盯人盯任务”管理,只需要通过可视化的看板,了解整体的特性/需求的进展情况即可;
3、 成立微战队,通过架构松耦合,组织适配,协作分工,把技术讨论和问题在更小的循环闭环,更快速有效。
- 点赞
- 收藏
- 关注作者
评论(0)